川外有种青春诗意 名叫铁路穿校而过

发布时间:2018/12/3 11:04:30

  一个城市,不能少了韵味和诗意。绿皮火车、铁轨、老站台……每当人们看到这些,一种复古情怀油然而生。即使它们历史久远,依然能够嗅到弥漫在空气中的人文气息。四川外国语大学有段铁路穿校而过,成为全国高校罕见的别有景致,成了不折不扣的热门景点。微风拂过,落叶遍地,锈迹斑斑的铁轨上一地金黄,吸引着校内外前来留影的人。

  近日,川外校园外的部分铁轨两旁铺上了地砖,不少人对此表示担忧——这条铁路难道要拆了吗?

 “一有空就在枕木上走走,走掉烦闷,放飞心情”

  李媛媛是重庆女孩,也是文物保护志愿者。前段时间,李媛媛在陕北出差,看见小伙伴们发来图文称,川外后面那条荒废多年的铁路正在拆掉,取而代之的是整整齐齐的地砖。

 “看见这样的场景,我心里咯噔一下。”李媛媛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她和这段铁路很有缘分,小时候爷爷奶奶供职于重庆特殊钢厂,自己童年很多时光就在这所拥有一条铁路的大型企业里度过。

  她说,那时候,美好记忆除了在歌乐山上摘野果、小溪里抓螃蟹,就是在小叔叔的带领下看火车、数铁轨,向往远方。后来高中毕业考进西南政法大学,这条铁路就在学校背后。“那会儿,很多老师和同学居住的地方就叫铁西区,我们也在摄影课时去铁道上找角度、拍美片。毕业多年后,我一有空就会去那里,在枕木上走走,走掉烦闷,放飞心情。”

  再后来,李媛媛认识了一些同样喜欢火车、有火车情结的人,他们四处看火车,拍火车,写火车。在她看来,在高铁时代,老铁路、老火车不仅仅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作为几代人的记忆承载而存在。“这段铁路为何会铺地砖,它会消失吗?”李媛媛有些担心。

 “情侣们站在铁轨两旁,手牵着手走完这段铁轨”

  川外有两个校区,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以从校内穿过的铁路为界,从老校区往新校区走,跨过铁路就算上山了,川外学子都把这条铁路当作川外新老校区、山上与山下的分界线。

  1日,重庆晚报记者来到川外校区上山的路口。路口往白公馆、渣滓洞方向的几十米路上,整整齐齐铺着地砖,两旁栽种着绿植;路口往川外校园方向,泥土与杂草将铁轨、枕木盖住,显得有些冷清。沿着小路走到川外校园内,才渐渐有了人气。从川外校园内到隔壁西南政法大学校区,100多米长的铁路连着两个校园,生锈的铁轨、颇有年代感的枕木,师生、游客、遛狗人……来来往往,铁轨上的行人多了起来。

  还有一些三五成群的孃孃们,舞动着手中的丝巾,在铁路上腾空飞跃,将瞬间定格。“早就听说川外这条铁路了,第一次来这里耍。退休了,到处逛,哪里文艺,哪里适合拍照,我们就去哪里。在这里拍照,很有感觉啊。”一位孃孃开心地对重庆晚报记者说。

 “这段铁路很有意思,学生们叫它爱情铁路。经常看到情侣们站在铁轨两旁,手牵着手走完这段铁轨。”铁路从川外延伸到西政后就断了,韩春平的补鞋店就在这个断头处开了25年,他和他的补鞋店见证了这段铁路的喧嚣与落寞。补鞋店里不时有四面八方的人前来搭白,他们仔细聆听,向韩春平打听着这条铁轨的过往。

 “开始不习惯这噪音,后来听不到还觉得不习惯”

  过去,这段铁路连接的是梨树湾与位于双碑的原重庆特殊钢厂厂区,全长约9公里,是原特钢厂的专用轨道。铁路从厂区出来后,途中穿过映山红隧道和渣滓洞隧道,经过川外与西政。

 “以前,每天至少会听到两次火车经过的声音,咣当咣当,声音大得很。不仅如此,火车驶过,浓烟滚滚,阳台晾晒的衣服被子也会变得黢黑。最开始还不习惯这噪音,后来听不到了还觉得不习惯。”66岁的骆恩荣几岁时就住在川外,至今近60年。退休后,他用自家阳台和部分客厅开起小卖部,取名“铁路时光,老路的店”,以怀念咣当咣当的那段时光。

  骆恩荣说,曾经在这里任职的川外老师,总是会在上课时试图盖过火车的声音。如今铁路早已停用,这段经历也成了有趣的回忆,川外铁路也成了川外的一个特殊的符号。他希望这个店名,能够唤起老川外人的历史记忆。

  建议开通观光火车串起景区景点

  每届川外学子的青春与诗意,都被这段铁路所记载。不再作为工业符号的铁路,不仅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反而被赋予了更加浪漫的意义。生锈的铁轨,葱郁的绿植,散落的树叶与密布的石子,这种与朝气活泼的高校气息差异悬殊的氛围,不仅没使校园失色,反而平添一抹诗意。

  川外小路出来的几十米路铺上了地砖,意味着这段铁路要拆掉吗?这段时间,不少人担心它的命运。有重庆文物保护志愿者建议,利用原来特钢厂的隧道、铁轨路基,重新开一列从川外到特钢厂旧址的观光绿皮慢火车,串联起烈士墓、白公馆、渣滓洞、磁器口等景区,把歌乐山下的巴渝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等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片热土。

  那么,这段铁路究竟何去何从?重庆晚报记者从沙坪坝区有关部门获悉,川外延伸出来的约几十米铁轨,之所以铺上地砖,是配合白公馆、渣滓洞景区步道改造。此前,这段小路由于泥泞路面,杂草丛生,不利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