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达海踏歌至

发布时间:2020/5/27 17:05:49

  蒙自北站运转四组调车长周礼忠擦拭着额头渗出的汗水,计算着下一钩车列的推送距离,忙碌了一个夜班,辗转3次将车辆从蒙自北站准轨站调送至雨过铺准轨米轨换装站。天色渐明,调车服上沾染的油泥星星点点,犹如夜空中的星星。

  雨过铺站是昆玉河准轨铁路与滇越米轨铁路的交会点,也是这两条线路上最繁忙的车站。

  2014年12月1日,在苗族、彝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的期盼下,北起云南省会昆明,南至中越边境国家级口岸城市河口县的昆玉河铁路全线建成通车。5年多来,昆玉河铁路不断聚合人流物流信息流,与百年滇越铁路双擎发力,影响面覆盖滇东南,并扩展至南亚东南亚地区各行业方方面面。

  千年古城焕新颜

  滇南地区山峦秀美、水域丰泽,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奇绝瑰丽,红土高原下哈尼万丈梯田葱郁富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不断吸引着全球各地的人气。

  始建于唐元和年间的建水,旧称临安,是茶马古道支线上一座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昆玉河铁路的通车,将建水再度拉入大众的视野。

  5年来,通过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水古城观光小火车旅游项目吸引着每年数十万旅客前来体验,成了红河游新名片。

  旅客乘复兴号家族成员CR200J型“绿巨人”飞驰而来,换乘历经百年岁月的米轨旅游小火车,快旅慢游间,仿佛时光倒流,铁路工业遗产逐步实现由运输向旅游的华丽转身。

  建水还蕴藏锰、铁、铜、铅、锌等20余种矿产,是滇南地区有色金属加工生产重镇。2015年,昆玉河铁路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多家月产能不足500吨的有色金属小微企业集结起来组成战略同盟,以“集零为整”的方式,路企携手构建钢轨上的“产业集群”,市场竞争力、占有率得到迅速强化。

  5年多来,昆玉河铁路开行有色金属班列逾2000列,发送铅、铝、锌等有色金属近300万吨,为滇东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

  火车一鸣活苗岭

  从建水古城出发,乘火车沿昆玉河铁路一路而下,2个小时就能抵达“天然氧吧”屏边苗族自治县。

  火车开通的5年来,屏边县打好大围山森林公园、五家寨人字桥风景区、苗族花山节三张“旅游牌”,人流客流日渐火爆。2019年9月28日,复兴号动车组开进苗乡,再次为旅游业“扩能提速”。2019年,屏边县接待旅客13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2亿元,比2014年分别增加90多万人次和16亿元。

  屏边县交通闭塞、可用耕地少、工业基础薄弱,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1991年,借滇越铁路之便,屏边黄磷厂正式建成投产,通过米轨专用线运来原料磷矿石和焦炭,运走成品黄磷。货物一进一出之间,拉动了厂区所在地白河桥乡的地方经济发展。

  昆玉河铁路通车后,通过综合测算,铁路为屏边黄磷厂“打包”带来了包括升级黄磷灌装方式、变更运输途径等一揽子提效降费运输方案,延续25年的一次性灌桶被可重复利用的罐式集装箱取代,包装成本压缩20%;黄磷成品装车地由蒙自北站变更为河口北站,每吨铁路运费下降200元以上,以该厂1万吨成品黄磷的铁路运输规模计算,每年仅货发运费一项,即可压缩近200万元,加上到达的焦炭、磷矿石,企业全年综合运输成本下降将超过300万元。

  口岸新路谱新篇

  与越南隔河相望的河口瑶族自治县,是滇越铁路中国段的终点,也是通往越南的起点。距离河岸不远处的河口北站,因准轨铁路的快速通达,成为了中越口岸人流、物资汇聚的重要平台。中国连续14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

  昆玉河铁路开通以来,河口口岸注册登记的边贸企业从393户增至628户,增幅达160%。一些产业相继落户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昆玉河铁路开通以来,河口年旅游人数从100多万人次增长到500万人次,成为集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性旅游集散地于一体的国际化滨江旅游城市。

  2019年昆玉河铁路顺利完成提速升级,省会昆明市至边城河口的时空距离缩短至不到4小时,国庆黄金周期间,红河游呈井喷态势,各项旅游指标均创新高。

  昆玉河铁路建成的5年来,恰是红河州综合实力跃升最快的5年。

  5年来,滇南中心蒙自市经济开发区被列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成为云南省第一家综合保税区,全州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连年攀升,势头喜人。

  全州经济总量从5年前700亿元攀升至2019年的1593.77亿元,年均增幅超10%,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三位。2017年下半年以来,红河州旅游人数持续攀升,至今仍蝉联云南省旅游人数第二位。其中,新型工业强州、乡村振兴、绿色生态、沿边开放等无不与铁路相关。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5年多的光阴,红河,这个最早拥有铁路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正乘着国家发展的东风,再次站在时代的潮头。铁路,正为红河州发展带来新的希望。